原名吕仙行洞,位于赤城峰下,创建于明万历年间。现存殿堂为清代乾隆、嘉庆年间重修。寺庙规模不大,但建筑布局、造型富有韵味。庙沿地形高差分台布置,庙门、正殿、藏经楼分别由石阶作了三次跌落,两侧配置小巧吊脚楼,楼的山坪与山门上部的挑塔构成类似牌楼,不仅加强了山门台阶气魄,而且突出寺庙入口。利用正殿与藏经楼地坪高差,设置了陡峭的石梯引入藏经楼,在台阶具备了尺度相宜的过廊,使上下左右,构成室内外不同空间变化,从而满足了使用功能,又赋予山林寺庙景色的特殊魅力。有两殿,第一殿药师殿,供药师佛,左右为日光、月光菩萨,均为铜质饰金,为清代文物。第二殿为大雄殿,,两旁有十八罗汉,另有左右各二龛,供普贤、、观音、文殊,还有一尊韦驮。殿后荒草中,仍存有石碑二通,文字清晰可辨,反映了峨眉山原是佛道并存,而后佛法昌隆,羽士绝踪的历史。